中医药(民族医药)维吾尔医药之接骨学运用特色
摘要:维吾尔接骨学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等特点,因其清肿、愈合效果较好,所以被流传至今。由于其运用具有一定特色,所以,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旨在将维吾尔医接骨学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关键词:维吾尔医;接骨学;运用特色
引言:维吾尔医接骨学与其他医学存在一定差异,其自成一派,且可将骨折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所以,如何运用维吾尔医接骨学进行骨折治疗,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想要将其灵活运用起来,并对其特色进行深入了解,就需对其进行了解。所以,下列就此进行研究,望可为医护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将维吾尔医接骨学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骨折治疗提供保障。
1.维吾尔医接骨学
维吾尔医接骨学是一种运用于中亚地区的骨折治疗方法,其在维吾尔医学中为独立、完善的科目,且创造了较多具有独特风格但有效的治疗措施。比如,可将鸡蛋清、食盐、亚曼尼亚黄土、沙拉吉特胶等利用起来,制作成混合型胶装液体并在浸湿棉布后对软组织损伤进行包扎,从而完成治疗;可将玫瑰花、檀香、天山堇菜等药物磨成粉,然后与蛋清进行混合,从而完成局部包扎,治疗肿胀较重的问题;此外,还可内服卡森蒸水剂、颗粒进行消肿止痛;可借助内服珍珠健胃蜜膏等方式促进骨折愈合;可局部涂抹橄榄油、外敷黄油、洋葱等所制的软膏,进行创伤性关节炎预防……就使用浸润过鸡蛋清的棉布进行包扎,并采用夹板进行外固定的独特治疗方法而言,其具有加强固定效果、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及消肿作用等。具体而言,鸡蛋清在降低皮肤温度及消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其固定是一个相对概念,即骨折部位的固定。其可使患者肢体保留部分活动范围,使其骨折早日愈合。因为骨折愈合与适当休息及运动有着密切联系,倘若患者可进行适当休息及运动,其便可得到快速有效的恢复。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发现,于骨折愈合早期进行运动控制性,有利于骨折生长,从而使骨折早日愈合。而这种应用浸润过鸡蛋清后的棉布进行包扎并利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可实现每8天~10天更换一次,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松紧度进行调整,可以有效进行血肿机化演进期的预防,并将因固定松弛、局部消肿等问题导致的骨折位移现象降低。
2.维吾尔医接骨学运用
考虑到维吾尔医接骨学较为特殊,且各行各业将智能化、现代化当作了发展方向,所以在运用维吾尔医接骨学时,需将其与现代机械设备的结合重视起来。且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维吾尔医接骨学与现代高科技器械的有机结合,可有效解决邻近关节较为复杂而不稳定的骨折复位问题。
例如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断互相有侧位位移,骨折前段因受胸大肌牵扯作用向上方移位骨折较不稳定,且在复位后,倘若运用外展石膏进行固定,胸大肌张力会得到增加,肱骨干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出现在移位现象。而将维吾尔医接骨学与现代高科技器械进行有机结合,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医护人员可要求患者仰卧于病床上,并在患者腋窝处垫软布,采用麻布向上进行反牵引。同时,医护人员可予以患者引导,将其前臂向下与肢体平行进行迁移,使骨折断端在牵引力下出现分离。随后,医护人员需将患者上臂外展,确保其骨折处得到复位,在患者复位成功后,可将其前臂贴于前胸,并采用鸡蛋清绷带进行外固定。且通过调查发现,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接骨治疗的患者的痊愈率为98%,好转率为2%。
又如,采用c型臂X光透视进行肱骨踝上骨折复位,用棉签绷带敷骨折部位,进行轻度维持牵引,用鸡蛋清绷带或夹板外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的182位患者中,成功复位的患者有162人,复位率为89%,与解剖复位相近的患者有16人,复位率为7.5%,功能复位的患者有五人,复位率为3.5%,剩下的5位中,有两位是轻度肘内翻畸形、有三位是重度肘内翻畸形,但是,其肘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
再如,胫骨骨折存在不稳定问题,复位手法存在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骨折治愈率,我院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制作出一种小腿牵引器。即:将小腿牵引器放置于患者骨折部位两端,采用适合手段进行反牵引复位后,将作为稳定的骨折直接进行外固定。倘若存在不够稳定的骨折现象,可利用X光机透视及螺丝钉进行小切口内固定,然后予以外固定。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为:①可减轻骨折两端牵引的人力运用,实现平行并稳定力度的牵引,可为外固定提供保障。②用螺丝钉进行小切口内固定,可将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加强,倘若出现局部消肿外、固定松弛现象时,可避免患者出现骨折位移现象。③相较于跟骨牵引打,这种方法的运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卧病在床的时间。④相较于手术内固定法,这种治疗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感染率,且因为局部需要进行骨膜剥离,所以有效降低了骨不连的发生率。⑤可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有效降低。
此外,在运用科雷式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鸡蛋清棉布包扎并利用长夹板进行腕骨节内测及背侧进行固定的这一方式可将其治疗效果大大提升。而且,将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双骨折、三踝骨折与维吾尔医接骨法进行有效结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维吾尔医接骨学在维吾尔医学中为独立、完善的科目,且创造了较多具有独特风格但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等特点。因此,如何运用维吾尔医接骨学进行骨折治疗,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鉴于其涉及较多内容,且各行各业将现代化、智能化当作了根本发展方向,所以在应用维吾尔医接骨学进行骨折治疗时,需将其与现代化机械的结合重视起来。上述就此进行研究,发现其可为骨折治疗带来一定积极意义。因此,医护人员需树立相关意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吾尔医接骨学与现代化机械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才可使维吾尔医接骨学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将其感染率大大降低、将患者痛苦降低,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保障。同时,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田华咏, 田柏贵, 吴成平.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J].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5.
[2]张耀武. 自拟接骨促愈汤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5):2761-2764.
[3]黄琼. 土家族接骨膏临床运用举隅[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34期, 405-406页, 2013:项目.
[4]许硕贵, 张春才. 应用记忆接骨术治疗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带教指导的特点[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7, 011(009):1761-1763.
[5]展慧慧, 张力新, 王春生,等. 毫州回医梁接骨用药特点分析[J]. 北京中医药, 2013.
[6]刘向东. 探析《伤科补要》中接骨论治之特色[J]. 饮食保健, 2018.